体育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体育工业总规模从1.71万亿元增长至2.9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6%,体育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9.6%。截至2019年底,全国体育工业法人单位达28.9万个,从业人员达505.1万人。体育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与相关产业融合日益紧密。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政策支持、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科技创新驱动和新消费场景普及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体育工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体育工业总规模增速达14.6%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体育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旨在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工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速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工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2021年中国体育工业峰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杨雪鸫以《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开启“十四五”体育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题进行分享,回顾了“十三五”以来体育工业取得的成绩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体育工业规模持续增加,成为新引擎。体育工业已成为助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引擎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工业总规模增速达到14.6%,体育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9.6%。
二是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体育服务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十三五”期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体育工业中占比从49.2%增至67.7%。
三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涌现出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龙头企业。2020年营收超百亿的体育用品企业5家,营收超50亿元的企业8家,营收超10亿元的企业15家。
四是体育工业载体更加丰富,打造了新示范。到2020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确定298个国家体育工业基地,40个体育消费试点城市,96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08条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30个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3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49个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
五是体育工业基础全面夯实,激发新动能。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371.3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平方米。体育消费对体育工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体育消费相比2014年的926元有较大增长。
六是体育工业政策更加完善,释放新红利。国家层面共出台涉及体育工业政策72份。中共中央、国务院22份,体育总局单独或联合其他部门印发政策37份,多部门合发运动项目工业规划13份。在当地层面,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政策的实施意见,不少省份根据自身实际与发展重点,发布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于2019年发布了最新版体育工业统计分类,涉及体育工业11个大类、37个中类、71个小类,旨在与新的行业分类相衔接,适应当前体育工业统计的需求。《体育工业统计分类(2019)》也成功应用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更加全面、细致地摸清了体育工业发展底数,为体育工业政策、规划制定提供了更加科学、详实的数据支撑。
到2025年体育工业总规模达5万亿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政策端也频频释放积极信号。国务院于7月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与国家体育总局10月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均提出推进体育工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以健身休闲和比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工业体系。
《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体育工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供需两端需协同发力。需求侧管理方面,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撰文指出,体育消费是体育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经济国内大循环背景下重要消费新增量,也是体育工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工业必须紧紧抓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速完成体育工业由投资驱动向消费引领的动力变革。
黄海燕指出,从居民角度出发,要培养居民体育消费习惯,让参加体育锻炼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规划》结合当前新技术、新业态的特征,提出要引导体育培训机构创新“互联网+培训”的模式,提高群众运动技术水平,并通过各类赛事活动拉动节假日消费和夜间经济,促进体育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从政府层面,《规划》提出确定一批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通过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季等方式,不断优化体育消费环境。
在这方面,河北省体育局已作出许多探索。2020年和2021年,河北省连续两年推出体育消费季活动。其中在2021年消费季期间,河北省体育局使用“惠美体育”微信小程序组织发放600万元体育消费券,对人民群众在指定场馆进行健身运动消费进行补助,补助比例最高达到消费金额的50%。河北省各地累计108家企业与组织相继响应,推出惠民计划,涵盖体育场馆运营、体育运动休闲、体育用品销售等不同业态,优惠总金额超过14000万元。
杨雪鸫在2021年体育工业峰会上还指出,90后、00后、银发族、女性、少年儿童正在逐渐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十四五”时期,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进一步增加,也将有效促进体育消费。同时,“新消费升级推动业态转型”“新科技变革驱动智能升级”“新融合途径拓宽发展空间”等三新趋势也表明体育工业在“十四五”期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黄海燕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严重改变,体现出人民群众的需求已从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生活性需求转化。‘十四五’时期必须通过体育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体育工业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应,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应,增强体育工业供应结构对居民体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应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规划》紧紧围绕当前以及将来一段时期体育消费重点人群的新需求,提出要鼓励开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体育服务,加强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的研制制造,加速运动健康服务、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体系。
福建打造“三核两带五区”,上海建世界体育赛事之都
2021年下半年,各省体育局密集发布《体育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各地体育工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与发展方向。
作为2019年体育工业增加值和GDP占比位居全国第一的省份,福建提出“三核引领、两带串联、五区协同”的空间布局。其中,“三核”是指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发挥体育工业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工业中心区,成为体育工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示范区。
“两带”是指整合福建山水资源优势,打造资源共享、产业融合、优势互补的绿色生态山水户外运动产业带和蓝色沿海运动休闲产业带。
“五区”则是以泉州、南平、龙岩、三明、漳州五个城市为中心,打造体育智造集聚区、山水户外运动功能区、红色体育功能区、运动康养功能区、生态休闲运动功能区。